圖①②金徽股份選礦車間圖③金徽股份智能調度中心圖④金徽股份全景圖 公司供圖
本報記者 劉 歡
步入甘肅省隴南市徽縣柳林鎮的郭家溝,蒼翠群山環抱間,一座現代化礦山躍然眼前,這便是金徽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徽股份”)所屬的郭家溝鉛鋅礦區。這里不僅是礦區,更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與傳統礦山塵土漫天、機器轟鳴的景象截然不同,金徽股份真正實現了“開礦不見礦,只聽鳥鳴不聞機聲”。
過去五年間,金徽股份緊緊圍繞“夯實資源、資本賦能、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四大核心使命,以改革為驅動,將“十四五”規劃中“綠色礦山”的愿景一步步轉化為可觸可感的現實。
近日,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聯合《證券日報》等媒體啟動“我在‘十四五’這五年 上市公司在行動”主題活動,金徽股份的綠色實踐受到廣泛關注。從郭家溝的戰略原點出發,到資本市場的縱橫捭闔,再到西成鉛鋅礦帶的謀篇布局,金徽股份以“綠色”為筆,以“創新”為墨,在礦山的脈絡上描繪出一幅資源開發與生態文明相得益彰的壯美畫卷,為中國礦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一個鮮活而深刻的樣本。
資本賦能打開成長空間
在金徽股份科技指揮中心的5D影廳內,一場沉浸式觀影讓記者全面了解了公司的智能化采礦流程。該體系依托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尾礦庫在線監測等先進設施,實現了對安全生產的無死角管控。
在智能調度中心,巨大的電子屏幕上清晰地呈現出地下數百米深處高效、現代化的開采作業圖景。這種靜謐與高效并存的場景,正是金徽股份資本賦能戰略的生動體現。
“2022年2月22日,公司在上交所主板上市。這不僅是公司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開啟新征程的關鍵引擎?!苯鸹展煞菹嚓P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資本的引擎一旦啟動,便為企業的戰略布局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動能。
上市募集的資金,如同精準投放的“燃料”,驅動金徽股份開啟資源整合與產能擴張的加速跑。
視野轉向正在緊張建設中的金徽股份江洛礦區,現場施工車輛有序穿梭,工人們在現代化廠房的框架間忙碌。據上述負責人介紹:“我們的目標,是將江洛礦區打造成繼郭家溝之后的第二個國家級綠色礦山標桿,預計建成后年采選鉛鋅礦石量將達到數百萬噸?!?/span>
這一系列動作的背后,是金徽股份極具前瞻性的資源戰略布局?!笆奈濉逼陂g,公司充分利用資本平臺優勢,通過戰略性收購、積極參與礦權競拍等方式,持續夯實資源儲備。
上市之初,金徽股份擁有2宗采礦權、2宗探礦權。發展至今,公司已擁有4宗采礦權、6宗探礦權,形成了以郭家溝為核心,輻射整個西成鉛鋅礦帶的資源儲備體系。這不僅顯著提升了公司鉛、鋅、銀等主礦產的資源保障能力,延長了礦山服務年限,更為公司實現“一個礦區由一個主體統一勘查、統一開發”的集約化、規?;_發模式奠定了堅實基礎,徹底告別了過去“小、散、亂”礦權帶來的資源浪費和生態治理難題。
數據顯示,金徽股份現年綜合生產能力已達178萬噸。此外,自上市以來,公司已累計向股東派發現金分紅超過14.34億元,切實讓投資者共享企業發展的豐碩成果。
科技創新驅動綠色轉型
如果說資本是宏觀布局的推手,那么科技創新就是微觀層面驅動每一個環節向“綠”而行的核心引擎。
在郭家溝礦井,金徽股份采用直接將礦石放在井下破碎的采礦方式,再配套安裝霧化除塵降噪裝備,來減少地面粉塵和噪聲污染。同時,公司還采用充填采礦法,選礦產生的廢石和尾砂經處理后精準回填至采空區,像“打補丁”一樣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地表生態的影響和土地占用。
在選礦車間內,原礦經過破碎、磨礦后,進入浮選環節。這里應用的“電位調控”浮選工藝和高效環保藥劑方案,是金徽股份的核心技術之一。選礦車間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通過這項創新工藝,公司的鉛、鋅、銀選礦綜合回收率指標可以穩定在較高水平,明顯優于行業平均水平。這意味著,我們從每噸礦石中獲得了更多的有價值元素,直接減少了資源浪費和尾礦產生量。”
同時,為減少資源消耗和對環境的影響,金徽股份的礦區廠房依山階梯布置,能夠實現礦漿自流,尾礦庫和生活區下游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率達96%以上。通過不懈努力,公司探索出了一條“礦區變景區、產業生態化”的發展之路。
這背后是金徽股份持續且堅定的研發投入。公司與國內多所知名院校建立產學研基地和技術研發中心,在勘探、開采、選礦、安全環保和生態修復等領域開展了60余項研發項目,累計獲得授權專利20余項。
2024年10月份,自然資源部發布的全國首批15個生產礦山生態修復典型案例中,金徽股份郭家溝鉛鋅礦作為甘肅省唯一入選案例,為礦山生態環境恢復和治理探索出一條新途徑。這座“中國綠色第一礦”,已被打造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成為甘肅工業旅游標桿項目,被評為“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
ESG治理夯實價值根基
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最終要回答“為誰發展”“如何共享”的根本性問題。金徽股份將ESG(環境、社會和治理)理念深度融入企業發展的血脈,將其視為公司實現長期價值創造與可持續發展的基石。這種理念,首先體現在對“人”的關懷上。
在徽縣縣城,由金徽股份實控人李明出資建設的關愛員工公寓群已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2000多套精裝修公寓,讓員工可以“拎包入住”,并可享受物業服務等數十項福利待遇。配套的高標準幼兒園,解決了員工子女教育的后顧之憂。這種“安居”才能“樂業”的模式,讓“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從口號變為現實。
同時,通過金徽正能量公益基金會,金徽股份持續投入到鄉村振興支持工作當中,幫助周邊村社改善道路、飲水等基礎設施,并放寬條件優先錄用當地居民,累計提供上千個就業崗位,有效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
這些ESG實踐也為金徽股份贏得了廣泛的聲譽。上述相關負責人表示:“金徽股份已連續三年發布《環境、社會及治理(ESG)報告》,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并先后榮獲Wind ESG評級A級、‘新華信用金蘭杯’ESG實踐優秀案例,并躋身‘中國上市公司ESG百強’行列?!?/span>
ESG治理正從一種軟性約束,轉化為金徽股份硬核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重塑現代礦業企業的價值邏輯。
站在“十四五”收官與新征程開啟的歷史交匯點,回望金徽股份五年來的發展路徑可以看到,公司以資本為翼,拓展發展空間;以科技為核,驅動綠色轉型;以責任為魂,夯實價值根基。這條路徑清晰地表明,高質量發展不是一道簡單的選擇題,而是一套需要系統性作答的綜合題。
金徽股份的實踐,為正處于轉型十字路口的中國礦業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啟示:綠色與發展可以并行不悖,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也能夠實現雙贏。
面向未來,金徽股份錨定的目標是成為“資源保障有力、科技引領卓越、環境生態友好、社會和諧共享”的全球一流礦業企業。這幅始于隴南群山的綠色畫卷,正向更遠處鋪陳開來。
(本文刊發于2025年10月17日《證券日報》)